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
日本井上祥平等发现二氧化碳可与环氧化物开键开环聚合生成脂肪族聚碳酸酯(APC),这是迄今有应用前景的二氧化碳共聚物。Takanashi等用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和含酯键的环氧化物的三元共聚物作药物缓释剂。Masahiro等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制备PPC微球作为药物缓释体系的载体,研究该体系释药速率影响因素,如PPC的分子量、药物含量等。结果表明,随着微球直径的减小或负载药物浓度的增加,释药速率增加,但释药速率和生物降解性能与共聚物的分子量无关,通过SEM观察释药前后微球形态,确认PPC微球支持了药物的长效、均匀释放。美国*采用一项新的技术,使用特殊的锌系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共聚,便制成了具有新特性的塑料包装材料。中国吉油集团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协作实施的二氧化碳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项目,已列入国家863科研计划。它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高科技环保材料研究开发项目。
降解,一般指 **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目减少,分子量降低。对于降解,不同的学者持有有不同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降解物终要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才能称为降解。
应用广泛
合成高分子材料已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使用后的塑料废弃物已成为了环境和社会的公害,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限制或禁止某些场合使用非降解塑料,要求使用可降解塑料的规定。为此各国**及塑料工业界在着手制定处理和回收废弃塑料的有力措施的同时,十分重视研究开发可降解塑料,在**的协调和支持下,是可降解塑料成为国际塑料工业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环保卫生
可降解塑料一般认为是一种通过太阳光辐射或土壤中微生物使其能分解成为低分子物的塑料,它除具有可降解性外,还应有易于加工及满足使用要求的性能。太阳光对聚合物材料的危害作用是紫外光和氧的综合效应,因此称光氧化降解。以聚烯烃为例,光氧化经常引起聚合物的断链或交联,并伴随形成一些含氧的官能团,如酮、羧酸、过氧化物和醇。其降解主要来自于聚合物中催化剂残留物,以及加工过程中引入的过氧化物和羰基的引发作用。
优点分析编辑
实用性:具有与同类普通塑料相当或相近的应用性能和卫生性能。
降解性: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较快降解,成为易被环境利用的碎片或碎末,终回归自然。
安全性:降解过程中产生和降解后残留的物质对环境无害或无潜在危害。
经济性:价格与同类普通塑料持平或略高。